關于地方標準《商品肉雞立體籠養飼養管理技術規程》(意見征求稿)征求意見的通知
關于地方標準《商品肉雞立體籠養飼養管理技術規程》(意見征求稿)征求意見的通知
各有關單位、專家:
根據《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18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的函》(皖市監函〔2019〕10號)文件精神,由安徽華衛集團禽業有限公司、宣城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、安徽農業大學等單位共同起草的地方標準《商品肉雞立體籠養飼養管理技術規程》已形成意見征求稿,現面向各界廣泛征求意見。請有關單位和個人提出寶貴意見,填寫征求意見表(附件3),于2019年5月29日前以信函、郵件或傳真方式反饋給聯系人,逾期未復函,將按無異議處理。
聯系單位:安徽華衛集團禽業有限公司;
通訊地址:宣城市雙塔路178號;郵編:242000;
聯系人:程幫照;電話:0563-2516219;
傳真:0563-2516210;E-mail:[email protected]
附件:1、《商品肉雞立體籠養飼養管理技術規程》(意見征求稿)
安 徽 省 地 方 標 準
DB/*****-2019
商品肉雞立體籠養飼養管理技術規程
(意見征求稿)
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發布
前 言
本標準按GB/T1.1-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。
本標準由安徽華衛集團禽業有限公司提出。
本標準由安徽省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。
本標準起草單位:安徽華衛集團禽業有限公司,宣城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,安徽宣城市雙宏禽業專業合作社,安徽農業大學,宣州區畜牧獸醫管理局,宣城市禽業協會。
本標準起草人:程幫照、趙宏波、姜潤深、楊金兵、諸亞平、盧運戰、張文、陳賢革、王駿俊、何小雷、周偉、熊金海、方義成、許小彬、丁小伍、趙華寶、劉鵬義。
商品肉雞立體籠養飼養管理技術規程
1 適用范圍
本標準規定了商品肉雞立體籠養的術語和定義、雞場的選址與布局、籠養雞舍和肉雞籠設計及配套設施、飼養管理、衛生管理、疫病防治等技術要求。
本標準適用于標準化層疊式籠養肉雞的飼養管理。
2 規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單)適用于本文件。
《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》(農業部令2010年 第7號)
NY/T-388-1999 畜禽場環境質量標準
NY5027-2008 無公害食品 畜禽飲用水水質
NY 5032-2006 無公害食品 畜禽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
NY/T33-2004 雞飼養標準
GB 13078-2017 飼料衛生標準
GB/T 25886-2010 養雞場帶雞消毒技術要求
《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》 農醫發〔2017〕25號
GB7959-2012 糞便無害化衛生標準
《獸用生物制品管理條例》
《獸藥管理條例》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》 農業部公告第2438號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》
3 術語和定義
3.1 商品肉雞
以供應雞肉為生產目標的商品代肉雞。
3.2 立體籠養
采用2層及以上層疊式籠具,配套現代化的飼養設施,集自動環境控制系統、自動清糞系統、自動飲水喂料系統為一體的精細化封閉管理的飼養模式。
3.3 全進全出
在同一雞舍內只進同日齡或日齡相差2日內的雛雞,并在飼養結束后同一日或大致相同時間全部出欄。
4 雞場的選址
雞場的選址符合《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》(農業部令2010年 第7號)規定的要求。
5 雞場的布局
5.1 布局原則
遵循“因地制宜、統籌結合、方便管理、利于防疫”的原則。
5.2 功能區設置
養殖場區四周設立生物安全圍墻,場區內至少包括生活管理區、輔助生產區和生產區,各功能區界限明顯,生產管理方便,場區內凈道和污道要嚴格分開,不得混用。
5.3 功能區要求
生活管理區位于常年主導風向的上風向、地勢較高處,配套辦公和生活等設施,與生產區間隔 10 m 以上;輔助生產區位于生活管理區的下風向或者側風向,緊靠生產區布置,配套供水、供電、供暖等設施;生產區位于生活管理區和輔助生產區的下風向或者側風向,主要設施包括雞舍和道路等。
6 雞舍、雞籠設計和配套設施
6.1 雞舍建筑要求
雞舍要求密閉,長度85-95m、寬度12-14m為宜,屋檐高不低于2.8m,屋脊高不低于5.0m,舍內通道寬度不小于0.8m,可采用水泥地面。
6.2 肉雞籠設計
2層及以上,每個籠子的長寬高分別為0.7-1.0m、0.7-0.8m、0.4-0.5m,具體尺寸根據實際情況而定;籠子由前網、后背網、隔網、頂網、籠底組成,籠子最下面由傳送糞帶隔住,傳送糞帶高度375px,籠門設在籠前網的上半部分,網片和支架采用優質鋼材制作成型后整體鍍鋅處理。依照雞舍大小確定肉雞籠數量,兩列籠具支架間保留0.3-0.4m間隙,便于通風。
6.3 配套設施
6.3.1 飲水系統
全自動飲水系統,包括自來水(水井)、過濾器、增壓泵、調壓閥、水線、乳頭。
6.3.2 喂料系統
由料塔、料線、料槽等組成自動喂料系統。
6.3.3 清糞系統
每層籠子下面設置傳送帶,由傳送帶和刮糞板組成清糞系統。
6.3.4通風系統
由風機、兩邊均勻設置的通風小窗、通風管組成,風機進行負壓縱向通風,進風口負責橫向通風。
6.3.5 控溫系統
鍋爐熱水管道、散熱器、濕簾降溫裝置組成。
6.3.6 照明系統
采用led燈、led燈帶或白熾燈照明。
6.3.7 清洗系統
由高壓泵、高壓軟管、接頭組成。
6.3.8 控制系統
由控制箱和智能控制儀組成,根據需要設定舍內溫度、風機、水簾的運行。
7 飼養管理
7.1育雛前準備
進雞前15天,對雞舍進行徹底消毒,采用消毒液噴灑消毒、熏蒸消毒,通風后待用,全面檢查舍內設施設備是否能正常工作。進雞前,將舍內溫度和濕度分別調整到34℃、65%,準備好料桶和飼料等。
7.2 溫度、濕度和光照控制
溫度、濕度和光照控制要求見表1。
表1 立體籠養肉雞溫度、濕度和光照控制要求
日齡 | 溫度(℃) | 濕度(%) | 光照強度 | 光照時長(小時) |
1~3 | 34 | 65% | 3.8 lux | 24 |
4~7 | 33 | 65% | 3.8 lux | 24 |
8~14 | 33 | 65% | 3.2 lux | 22 |
15~21 | 30 | 65% | 3.2 lux | 22 |
22~28 | 28 | 60% | 3.2 lux | 22 |
29~35 | 26 | 60% | 3.2 lux | 22 |
36~42 | 24 | 60% | 3.2 lux | 23 |
43~出欄 | 21 | 60% | 1.6 lux | 24 |
7.3 舍內空氣質量要求
舍內環境符合NY/T-388-1999 畜禽場環境質量標準規定要求,雞舍內NH3濃度不超過10mg/m3, 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00 mg/m3,塵埃(PM10)含量不超過4 mg/m3。
7.4通風
舍內應適量通風,控制系統的最小通風、過渡通風、縱向通風及其配套進風系統能自動轉換或手動操作,控制雞舍溫差范圍在合理區間。使用橫向通風時不超過目標溫度±2℃,使用過渡和縱向通風時不超過目標溫度±2.5℃。
14日齡前,經過雞背的風速應該盡可能低,<0.20 m/s。
15-21日齡,風速應該不超過0.51m/s。用過渡通風系統,同時考慮體感溫度。
22-28日齡,要限制風速不超過1.02m/s。用過渡通風系統,同時考慮體感溫度。
29日齡以后,風速一般掌握在1.5-2.5 m/s,可以考慮用水簾蒸發降溫系統。同時考慮體感溫度和相對濕度。
7.5 飲水
6.5.1 水質符合NY5027要求。
6.5.2 采取自由飲水方式,雛雞入籠后使用水線,出水乳頭與小雞眼睛平齊,1~2日齡水線乳頭距籠底8~250px,水線高度隔一天提高一次。每周測定水線的末端乳頭出水量,要求水線末端乳頭出水量達標準,且保證水線乳頭不堵塞,出水乳頭與吊杯配套使用,更加節約用水,防止滴下的水使雞舍潮濕 。
7.6 飼喂與營養
6.6.1 雛雞入舍后,開飲、開料同時進行,1-7日齡,使用小料桶,每天添料4-6次;7日齡以后,換用料槽飼喂,每天自動加料1-2次,人工勻料多次;21日齡后,每天加料3-5次,直到出欄。
6.6.2 飼料使用符合NY 5032-2006規定要求;營養需求參照NY/T33-2004;飼料衛生應符合GB13078-2017要求。
7.7 密度
每層最大養殖密度按照出欄體重37kg/m2計算飼養數量。育雛期,將雞置于上、中兩層飼養;分群后平均分于3層飼養。
7.8 分群
飼養期內需要進行1次分群。分群時采取“留弱不留強”的原則,體重大的健雛先分出,弱小者留下。以三層籠養為例,推薦分群結合免疫在11日齡時進行,由上中層分別向下層轉移1/3。
8 生物安全與衛生管理
8.1 消毒
雞場入口設消毒池和消毒間,對進入場區車輛和人員進行全面消毒,換上工作服或防護服、場內膠鞋;消毒液用2%的燒堿或氯制劑溶液,每周更換1次,洗手液用季胺類消毒劑。每棟雞舍門口設腳踩消毒池,進出雞舍工作人員必須進行消毒。
雞舍堅持每周帶雞噴霧消毒3次,符合GB/T 25886-2010規定要求。雞舍工作間和舍外場區每周清掃1次、消毒1次,消毒藥輪換使用,1周更換1次。準確計算單位面積或空間的消毒用藥量,保證消毒效果。
禁止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,必須進入時,要嚴格執行消毒制度。
雞只出欄后,對雞舍進行徹底清掃和清洗,采用噴霧和熏蒸進行徹底消毒后,空舍通風干燥2周以上,方可進雞飼養。
8.2 病死雞處理
飼養人員每天早晚各檢查一次病死雞情況,將死淘雞用塑料袋密封拿出舍外,按GB16548-2006和農醫發〔2017〕25號文件有關規定要求對病死雞進行無害化處理。
8.3 雞糞處理
1-21天,每2天清糞1次,以后每天清糞,雞糞通過傳送帶直接裝車,運送至糞污處理場集中進行生物發酵,符合GB7959-2012要求后,作為肥料使用。
9 疫病防治
9.1 防控原則
貫徹“預防為主,防重于治”的原則,嚴格執行“全進全出”,每批雞出欄后,對雞舍和器具等進行清掃、沖洗、消毒,空舍15天以上方可繼續飼養。
9.2 免疫接種
疫苗使用符合《獸用生物制品管理條例》規定,參考免疫程序見表2
表2 商品肉雞立體籠養參考免疫程序
日齡 | 免疫項目 |
1日 | 新支流法油苗注射、新支噴霧 |
11日 | 新流雙腺(二免)、H5+H7 |
21日 | 新支二聯注射 |
35日 | 新城疫IV系 |
9.3 疫病治療
嚴格執行《獸藥管理條例》,按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》科學合理使用獸藥,獸藥使用符合NY5035的要求,杜絕使用禁用藥,嚴格遵守藥物安全使用規定和休藥期制度。獸藥選擇來自取得《獸藥生產許可證》和獸藥GMP證書的生產企業,并具有產品批準文號和二維碼標識。
10 建立養殖檔案
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》規定建立養殖檔案,認真記錄進出場日期、品種、數量、溫度、濕度、飼喂、免疫、消毒、投入品使用、監測、發病和死亡、無害化處理等。
11 肉雞出欄
肉雞出欄前,向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,填寫《檢疫申報單》,經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指定的官方獸醫檢疫合格,并出具《檢疫合格證明》,方可調運或上市。
附件2、編制說明
A
A
安徽省地方標準編制說明
標準名稱 | 商品肉雞立體籠養飼養管理技術規程 | |||||
任務來源(項目計劃號) | 《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18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的函》(皖市監函〔2019〕10號),項目計劃號:2018-3-089 | |||||
負責起草單位 | 安徽華衛集團禽業有限公司 | |||||
單位地址 | 宣城市經濟開發區天湖辦事處 | |||||
參與起草單位 | 安徽華衛集團禽業有限公司,宣城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,安徽宣城市雙宏禽業專業合作社,安徽農業大學,宣州區畜牧獸醫管理局,宣城市禽業協會。 | |||||
標準起草人(全部起草人,應與標準文本前言中起草人排序一致) | ||||||
序號 | 姓名 | 單 位 | 職 務 | 職 稱 | 電 話 | |
1 | 程幫照 | 宣城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| 副主任 | 高級獸醫師 | 15305630213 | |
2 | 趙宏波 | 安徽華衛集團禽業有限公司 | 總經理 | 畜牧師 | 18792222222 | |
3 | 姜潤深 | 安徽農業大學 | 教授 | 15956913210 | ||
4 | 楊金兵 | 宣州區畜牧獸醫管理局 | 副局長 | 高級獸醫師 | 13805636283 | |
5 | 諸亞平 | 宣州區畜牧獸醫管理局 | 科長 | 高級獸醫師 | 18056328922 | |
6 | 盧運戰 | 宣州區畜牧獸醫管理局 | 科員 | 高級獸醫師 | 18056328927 | |
7 | 張文 | 宣城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| 主任 | 高級獸醫師 | 15305631008 | |
8 | 陳賢革 | 宣州區畜牧獸醫管理局 | 局長 | 高級獸醫師 | 13605631686 | |
9 | 王駿俊 | 宣城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| 科員 | 獸醫師 | 15305630261 | |
10 | 何小雷 | 宣城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| 科員 | 畜牧師 | 18056338951 | |
11 | 周偉 | 宣城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 | 科員 | 畜牧師 | 15955630060 | |
12 | 熊金海 | 安徽華衛集團禽業有限公司 | 經理 | 畜牧師 | 13905637072 | |
13 | 許小彬 | 涇縣畜牧水產局 | 局長 | 高級獸醫師 | 13856355589 | |
14 | 方義成 | 寧國市畜牧獸醫局 | 局長 | 高級畜牧師 | 18956380889 | |
15 | 丁小伍 | 涇縣畜牧水產局 | 副局長 | 高級獸醫師 | 18956336506 | |
16 | 趙華寶 | 郎溪縣畜牧獸醫局 | 局長 | 高級獸醫師 | 18963705173 | |
17 | 陳福軍 | 廣德縣畜牧獸醫水產局 | 主任 | 高級獸醫師 | 13865320845 | |
編制情況 | ||||||
1、編制過程簡介 | ||||||
(1)項目立項后,華衛集團牽頭組織,成立標準起草小組,小組成員單位包括宣城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、安徽宣城市雙宏禽業專業合作社、安徽農業大學、宣州區畜牧獸醫管理局等,各單位抽取相關技術人員,參與標準起草,明確起草的進度安排及工作分工。 (2)在華衛集團、順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、木子禽業專業合作社建立籠養肉雞技術試驗基地,對養殖密度、光照、溫度、濕度等參數進行優化。 (3)廣泛調研,收集標準相關資料,對比技術上的差異; (4)確定標準的整體框架,形成標準初稿,并廣泛征求意見; (5)根據征求意見,進一步完善標準內容,并形成標準送審稿,申請標準審查。 | ||||||
2、制定標準的必要性和意義 | ||||||
當前,我省肉雞規模養殖多采用地面平養或網架養殖模式,與立體籠養模式相比占用土地多、養殖效率較低、獸藥殘留偏高等。因此,制定商品肉雞立體籠養飼養管理技術規程,推廣肉雞立體籠養養殖模式,對節約肉雞養殖用地、提高肉雞養殖效益、減少環境污染、提高肉雞產品質量、促進肉雞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。 商品肉雞立體籠養作為一種新型肉雞養殖模式,具有高密度化,高自動化,飼養管理精細化等特點,與地面平養和網養模式相比具有明顯優勢:(1)節約養殖用地。飼養密度高,養殖場占地面積少,節省土地成本投入,單位面積產出率高。雞場籠養設備采取3層立體結構,單位面積養殖量30-45只/㎡,如果是平養的模式,則至少需要3個這么大的雞舍,籠養模式則節省了相當于2個同等雞舍的建設用地,大大降低了土地成本。 (2)料肉比低,飼料轉化率高。籠養過程最大限度的做到精細化管理,自動喂料和供水系統可有效減少對水料的浪費,精細的環控保證了雞在一個舒適健康的環境中生長,可大大提高飼料轉化利用率。(3)成活率高。獨立的籠具飼養,雞只彼此隔開,減少傳染病的傳播速度,同時也避免雞只打架,啄傷等。(4)保溫燃料費用低。因其飼養密度高,雞只本身產熱非常高,這部分熱量在冬季可以很好的被利用,節省供暖費用,減少燃料費用。 (5)提高肉雞產品質量。雞群發病率低,藥物等投入品費用減少,可嚴格控制藥殘,從源頭提供食品安全保障,采用傳送帶傳運雞糞,雞只不直接接觸糞便,并且傳送帶一天一清糞,雞舍不存舊糞,保證雞舍空氣新鮮,減少氨氣的產生,同時減少糞便在雞舍耗氧,這樣雞只得球蟲病、大腸桿菌、腳墊灼傷等概率幾乎為零。(6)采用全自動養殖設備,節約人工成本。 | ||||||
3、制定標準的原則和依據,與現行法律法規、標準的關系。 | ||||||
本標準的制定遵循“面向市場、服務產業、自主制定、適時推出、及時修訂、不斷完善”的原則,本著先進性、科學性、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,按照GB/T1.1—2009給出的規則編寫。 | ||||||
4、主要條款的說明,主要技術指標、參數、試驗驗證的論述(詳細說明) | ||||||
本標準規定了商品肉雞立體籠養的術語和定義、雞場的選址與布局、籠養雞舍和肉雞籠設計及配套設施、飼養管理、衛生管理、疫病防治等技術要求。 本標準主要對以下方面進行了說明:(1)雞場的選址要求;(2)雞場的布局;(3)雞舍、雞籠設計和配套設施;(4)飼養管理;(5)生物安全與衛生管理;(6)疫病防治。 | ||||||
5、標準中如果涉及專利,應有明確的知識產權說明 | ||||||
本標準不涉及專利問題。 | ||||||
6、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的,說明采標程度,以及國內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情況 | ||||||
近幾年肉雞籠養在我國肉雞養殖業逐漸流行,河北、山東等養殖業發達省份推廣較早,陜西、廣東、福建近年也在積極推廣應用,并取得一定成效。個別省份也制定了籠養標準,因地域環境不同,與我省制定的標準存在差別。 | ||||||
7、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過和依據 | ||||||
無。 | ||||||
8、貫徹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(包括組織措施、技術措施、過渡辦法、實施日期等) | ||||||
建議作為安徽省推薦性地方標準。 (1)由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負責標準的宣貫和指導,組織技術人員開展培訓和現場指導。 (2)結合家禽產業轉型升級相關項目政策,鼓勵企業由平養模式逐步向籠養模式過渡。 (3)繼續開展技術研究,進一步完善標準內容。 | ||||||
9、廢止現行相關標準的建議 | ||||||
無。 | ||||||
10、其它應予說明的事項 | ||||||
無。
|
注:沒有的請填寫 “無”
附件3、征求意見表
《商品肉雞立體籠養飼養管理技術規程》征求意見表
序 號 | 提 出 單 位 | 標準條款 | 意 見 內 容 | 處 理 意 見 及 理 由 |
填表人: 單位:
聯系電話: 郵箱: